歡迎光臨!! 粉紅海豚歡迎你!
回應有關本港首次發現座頭鯨事件
2009年3月16日首次在本港水域發現座頭鯨,經傳媒連日的追訪佈道,大眾對這條意外的訪客極感興趣,有些人甚至漠視專家的勸告,照樣租船出海追逐這條在遷徒途中與族群失散而誤闖香港水域的鯨魚。
香港海豚觀察在此呼籲市民大眾聽從專家的意見:請你們不要出海追蹤這條座頭鯨,以免對牠造成不必要的滋擾,只要市民不再驚嚇牠,牠應該有機會自行覓回遷徒路線,重回大海與族群會合。
其實這事件也對我們香港海豚觀察造成了很多困擾。最近幾天來我們收到不少外地傳媒及熱心人士的電話查詢,以為我們是發現座頭鯨及向傳媒發放消息的當事人,不少人要求我們不要帶人出海觀看這條座頭鯨,更有人就此對我們作出讉責,甚至有人將傳媒的大事佈道歸咎於我們。感到無辜之餘,也慶幸有不少人是真正關心這些瀕危的海洋動物,可惜似乎他們還是屬於少數,大部份人,包括政府在內,似乎對在我們自已水域生活的中華白海豚的生死漠不關心,對政府計劃在牠們的棲息地為興建海珠澳大橋而再大事填海不聞不問,在大澳開出的小船不斷穿插,高速向海豚衝為求滿足顧客讓他們看到海豚一眼的行為視而不見,不以為然…
有人質疑我們一方面反對出海追蹤座頭鯨,一方面帶人出海觀看中華白海豚,是否自打嘴巴。這兩件事其實於本實上有很大分別。追逐一條因為迷路而誤入香港水域的鯨魚絕對是不當的行為,到中華白海豚自然棲息地,嚴守觀豚守則地觀看海豚的自然生態及行為不單不會對海豚造成跟追看迷路鯨魚類似的滋擾,當中的教育意義及對保育的貢獻早被國際及專門研究正確觀豚活動的科學家肯定。我們不會在此自吹自擂,成立以來這十多年,跟我們出過海數以萬計的觀豚人士可以做証,我們辦觀豚活動究竟是為了關心海豚還是置牠們的死活不顧。
但願政府、市民以及傳媒各界對我們的中華白海豚也能多加關注,不要再破壞牠們的棲息地,做好污水處理工作,管理好漁業以減少過量捕魚,加緊執法,控制違反觀豚守則的船隻,還我們的中華白海豚一個安樂窩。
Ringo 及朋友
Ringo
Ropey, Ringo及朋友
鳴謝Ken Fung提供錄像
「世界各地人士已認識到出海觀賞鯨魚及海豚的生態旅遊,若然做得恰當及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話,是極之有價值的活動,並且是旅遊業當中發展得最為快速的部份之一。鯨魚和海豚對遊客來說極具吸引力,很多人不惜從地球的另一邊遠道而來,就是為了能一嘗觀賞這些令人著迷的海洋動物。這類的旅遊活動除了帶來經濟收益外,還有很多好處:令遊客及當地人士增加對海豚的認識,使他們了解海豚的習性、生理結構、生態環境及牠們在當地天然資源和歷史傳統的地位,參加者並會藉此認識到保護這些海洋動物的重要和價值。」
「今年是香港海豚觀察的十週年紀念,我除了衷心祝賀外,並要感謝香港海豚觀察一直以來為提高公眾 – 包括本地市民及來自外地的人士 – 對香港海豚的認識及了解牠們面對的威脅所作的努力和貢獻。」 - 美國George Mason University印度–太平洋駝背海豚及觀鯨/豚專家潘奇淳教授(Professor Chris Parsons)
「印度太平洋駝背海豚」,又稱「中華白海豚」繁殖及棲息於珠江三角洲河口,介乎香港及澳門一帶,而只有東面的群種才有顯著的白或粉紅的顏色。
我們希望你會參加我們的海豚觀察團,親身觀賞這些美麗的生物。除此之外,我們也歡迎你瀏覽這個網頁,以便了解及幫助拯救我們的中華白海豚。
![]()
|
![]() ![]() ![]() ![]() ![]() ![]() ![]() ![]() ![]() ![]() |
最佳瀏覽效果: Internet Explorer 及 解像度 1024 x 768
香港海豚觀察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九龍尖沙嘴星光行1528A室 [地圖]
電話: (852) 2984-1414 傳真: (852) 2984-7799